“冬病夏治”的其他方法
發布時間:2014-06-24 人氣:0
冬病夏治,人們馬上想到貼膏藥,其實,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并不僅僅是貼膏藥那么單一,穴位艾灸、穴位注射、穴位拔罐、臍療、刮痧、藥膳等也都是“夏治”增強療效的重要治療手段。
艾灸 中醫認為,陽虛、氣虛人群更適合進行艾灸療法。艾葉是溫性的,屬于純陽之物,能夠溫通經絡,祛除寒濕,補益人體陽氣。通過艾灸進行治療和調理,以減輕在冬季發作時的癥狀和病情,從而促進其康復,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旺的時候,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,溫補作用更強。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做艾灸,根治冬病的效果能達到最佳。
刮痧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復刮動,摩擦患者某處皮膚,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。通過對經絡穴位的良性刺激,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,出現青紫色出血點,從而改善局部微循環,起到疏通經絡,舒筋理氣,祛風散寒的作用,有助于增強機體抗病能力。這一方法對治療腸胃病、肩周炎、頸、腰椎病、腰肌勞損、關節炎等病效果更好。
拔罐 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,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,吸著于皮膚,造成淤血的一種療法。具有疏通經脈,溫經散寒、行氣活血、止痛消腫等功效,適宜哮喘、風濕痛、頸椎病,腰椎病、肩周炎等病。
穴位注射 是選用中西藥物注入有關穴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。它可將針刺刺激和藥物性能兩者結合,發揮其綜合效應。穴位注射的適應范圍很廣,如肩周炎、關節炎、腰腿痛、哮喘等。
夏季艾灸 中醫講:“血遇熱則行,經遇熱則通,寒遇熱則溫,濕遇熱則散,風遇熱則出,火遇熱則解,痰遇熱則化,虛遇熱則壯。”又講“陽光普照,陰霾自散”。艾的熱力不同與其他物體散發的熱力,與人體的元氣之熱力相親近,溫暖,舒暢、通透....
艾草為百陽之草,艾灸補充的是元陽之氣,夏季人體陽氣旺盛,尤其是三伏期間人體陽氣最為旺盛,三伏灸對風濕類的疾病,哮喘,免疫力低下,慢性疾病,過敏性疾病等等都有很好的療效。
中醫主張“春夏養陽”,“冬病夏治”便是該理論的具體體現。夏季患者血經絡暢,皮膚腠理宜泄,此時恰當艾灸益氣補陽治療,并輔以靜養,做到治養結合,治療效果必將大增。因此,大部分冬春季節無法治愈的患者,通過夏季服藥、調養,常可達到臨床治療之顯著效果。中醫實踐證實,“冬病夏治”在慢性病治療方面,尤其是風濕類的疾病,哮喘,免疫力低下,慢性疾病,過敏性疾病等等都適合夏天艾灸,治療效果較為顯著。
夏天艾灸,便于空氣流通,室內空氣清新,穿衣少,也是便于艾灸的條件之一。
由于夏季陽氣旺盛,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,尤其是三伏天,肌膚腠理開泄,選取穴位艾灸,夏季艾灸皮膚毛孔是開合的,艾灸會很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,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,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,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。如果在緩解期服藥治療,能夠鼓舞正氣,增強抗病能力,從而達到防病、治病的目的。另外,夏天如果您要艾灸,一定不要再空調屋里做,因為艾灸這東西最怕的就是受涼,一旦受涼就達不到治病的目的了,更有可能濕氣入體,起了副作用。(治未病科提供)